「為牠發聲」是窩窩的核心價值以及倡議主軸,六年來我們製作近千篇的報導,從流浪動物、經濟動物、野生動物、展演動物及實驗動物⋯⋯
關於動物如何與人類互動、被人類所利用以富足生活,到人們回過頭來省思其動物福利及權利,但相關議題往往牽涉科學與哲學的衝突與思辨,窩窩始終勇於挑戰並嘗試解析各方觀點,試圖找出一條共識之路。
歡迎閱讀窩窩的每一個動物專題報導:https://wuo-wuo.com/topics
第一次初聲試啼是替癱瘓貓募集醫療費,獲得極好的迴響!才發現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去予以動物更直接地幫助,於是2018替野生動物急救站募集了164萬的動物醫療資金;再於隔年替台灣最後的原生貓科動物——石虎,募集解決雞舍衝突的改建費用759萬,已即將完成100間的雞舍改造,拯救石虎免於遭獵捕、獵殺的危機,更促成在地保育的向心力。
今年(2020)更推出窩窩自己醞釀了三年的繪本《我才跟牠不一樣!》獲得超過1400位讀者的支持,順利出版,而迎來停刊的決定,我們將用經典刊的再版作為告別也作為歡慶!
相信這不會是最後一次募資,所以誠摯邀請您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!
當2016年製作《動物園的每一天》時蹲點田野動物園,並訪談遊客拍攝成影片,在在都發現動物園所自許的四大功能——保育、教育、研究與遊憩,前三項不僅難以彰顯,更往往在遊客的談笑風生之間被遺忘。
動物園真是動物的天堂嗎?帶孩子來到底真能認識動物,還是只是遛小孩的打卡好所在?
無論是動物園的定位,一如身負野生動物救傷與研究的臺北市立動物園、抑或是甫完成再生計畫的轉型後的新竹動物園,究竟在這個場域之中,人與動物相互凝視的關係該是什麼?遊客們又該怎麼成為保育的一份子而非只是觀光過客?
這些,都將在本次再版中娓娓道來。
除了挑戰艱澀或衝突的動保議題,前身為設計公司的窩窩秉持著對設計與美感的初衷,美的事物,觸動人心,因此我們使用大量的手繪插畫、運用各種設計風格去對應我們的每個主題,時而真實描繪牠的悲苦處景、時而透過圖像超越現實,創造人與動物共存的美好想像。
如同窩窩首套相似動物繪本一樣,從手稿到完稿、從打樣到印製到後加工,每一個細節都不馬乎,只求完美地呈現在每位讀者眼前。而這次的再版不只是再版,我們更推出了全新的台灣保育類動物遊戲卡《牠的身體在哪裡?》
期待能再次帶給大朋友、小朋友饒富趣味又充滿教育意義的紙品!
雜誌雖然停刊,但只要募資計畫有大家願意支持,我們就能夠透過出版以及各種創作,持續替動物們發聲,也能協助相關非營利團體組織獲得資源。從貼紙、卡片、筆記本、公仔到繪本,過往的募資創作經驗累積了滿滿的能量與回饋,甚至因此有機會替總統上了一堂石虎保育課。
因為有讀者的支持,才有今天的窩窩,也需要大家的支持,未來的窩窩才能繼續替動物發聲!
即刻前往資助頁面:https://wuo.pros.is/w999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