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大家應該都跑過賽跑吧?也曾經看過有些賽跑選手在起跑時慢了幾步就落後於其他選手......
在台灣平均每15位孩子中就會有1位是發展遲緩兒「慢飛天使」,他們就如同落後的小選手般在「長大」這場賽跑的起點上落後幾步,這些小選手在動作、語言、認知、生活自理等能力較一般選手落後,但你知道嗎?只要把握0-6歲的黃金時期,及早發現並給予適當的刺激和復健,就有機會趕上其他選手!
當然,如果要有充足完備的訓練,就需要經驗豐富的訓練團隊,而為這些小選手提供專業資源的就是「伊甸基金會」
伊甸基金會已經有超過 26 年的早期療育經驗,全台有 28 個服務單位,至今每年幫助超過 2 萬個小選手(慢飛天使)獲得專業早療資源協助。伊甸早療資源有提供日托、時段、到宅、社區據點等服務,依小選手的不同需求與成長進度,為他們量身打造療育計畫,以現有的環境訓練其動作發展,期待透過不同情境及教具,幫助小選手能突破重重挑戰。
完整影片,請由此進入 【緩緩時光】|傾聽我說 第10集|伊甸基金會
今年 6 歲的涵涵,因嚴重的心臟疾病,僅出生兩天就接受手術治療,而 1 歲時因身體僵硬、肌肉高張力以及斜視的情形,經醫生評估為認知、語言與動作發展遲緩,也開始了涵涵在伊甸基隆服務中心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的訓練。
涵涵剛開始接受訓練時,無法坐穩且手部功能不佳,認知及溝通能力也相當不足,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涵涵進步的幅度較不明顯。兩年後涵涵來到中心的日托班,教保老師有更充足的時間針對涵涵的狀況引導、訓練,加上同儕的刺激與影響,如今,在助行器的輔助下,涵涵已經開始學習行走,能抓握湯匙自行吃飯,並理解簡單的指令,也能發出簡單的語音給予家長、老師們回饋。
5 歲的霈霈原本就讀普通幼兒園,1 年前老師發現她的反應、動作較慢,建議家長帶至醫院評估後,確認有認知、語言及動作遲緩的狀況,經醫院轉介至伊甸接受早療服務。
來到伊甸初期,霈霈大多是用屁股挪動不太會走路,吃飯、穿脫衣鞋皆需要人協助,但她幾乎不與人互動也不太直視別人的眼神。在教保老師努力及耐心重複訓練下,現在霈霈已經可以自己走路走得很好了,吃飯拿握湯匙,穿脫衣鞋都能獨自完成,也聽得懂簡單的生活指令,與人相處開始有一些短暫的眼神接觸,偶爾會發出「咿」的音。霈霈的進步非常明顯,讓家人感到十分欣慰,相信伊甸的早療訓練能幫助霈霈繼續成長。
除了有選手與訓練團隊外,一場比賽中不可或缺的,就是 啦啦隊 了!有了啦啦隊的應援,小選手一定會更有自信、跑得更快。這些小選手需要有你的應援,一起加入啦啦隊為他們加油打氣吧!
已故的身障作家-劉俠女士(筆名杏林子),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同理心,捐出多年稿費,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,於 1982 年 12 月 1 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-「伊甸基金會」。
伊甸秉持「全人全生涯關懷」的理念,針對兒童、身心障礙者、老人等不同服務對象,提供直接與專業的社會服務。從為身障者發聲爭取權益,到進入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,進而跨入國際,目前在全國超過 120 個服務據點,每年服務 6 萬個身心障礙及弱勢家庭。
募款許可字號:衛部救字第 1121364232 號